十六岁少年如何写作一本成语书?

2022-07-12 03:49:28

这篇稿子来自郑州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,他在父亲的指导下,开始广泛阅读,查证资料,完成了一部数万字的书稿《成语镜鉴》。


现在盛行各类探究性学习,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案例。


写作缘由


《成语镜鉴》写作与出版的因缘,要从我的“小升初”说起。


从小学开始,我做语文阅读理解试题总是不得要领,连连失分。母亲提议为我报个辅导班,但父亲却不以为然,认为语文基础知识与素养,比如识字写字、成语运用、仿写句子、背诵默写、名著阅读等,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,靠突击是不行的。而阅读理解与写作更是如此,比拼的是读书的广度、深度与灵活度。


随后,父亲为我制定了阅读计划,并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开设“马氏语文课”。


某日,在讲了东施效颦、邯郸学步、刻舟求剑、守株待兔、掩耳盗铃等几则成语故事后,他问:“这几个主人公有什么相似之处?”


我想了一会儿,回答:“都很傻,很可笑。”


他说:“对。现在的人也有这毛病,还经常犯类似的错误。这本《中国成语故事》可以说是傻瓜大全,你认真阅读后,把相关的成语整理出来。”


经过挑选,这类成语有几十则。


我意识到,它们有一个共同点,除了字面意义外,还有隐含意义,而且后者才是真实的意义。


比如“画蛇添足”,字面意义是画好蛇又给添上脚,隐含意义是做事节外生枝,不但无益,反而误事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使用的是其隐含意义,即比喻义。


由于意义的双层性,我们对于这些成语的理解与掌握便不可望文生义。


之后几年,我阅遍家中所藏成语图书,并积累了大量笔记。当然,那时读书及做笔记,只是取其实用,并没有想太多。


中考过后,父亲建议我深入整理那些笔记,如果体量足够,可以结集成册,与更多人分享。至于书名,他拟为“成语中的傻瓜”。


此后,在学业之余,我就专注此事。


写书:加减乘除


先做加法。一方面,扩大阅读范围,搜罗虽不常用但事关愚人言行的成语,如“抱瓮灌园”“坟间乞食”“蕉鹿自欺”“扣盘扪烛”“田父献曝”“智子疑邻”等。另一方面,继续增添成语资料,也注意收集相关文本,如《古老的外来词》《宋人何以被嘲笑》《与蛇有关的它、巳、巴》等。


后做减法。保留事典式成语,删去语典式成语。后者如“班门弄斧”,出自唐代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类似的,还有“抱薪救火”“对牛弹琴”“狗尾续貂”“画饼充饥”“五十步笑百步”“缘木求鱼”等,这些仅仅是对原句的截取、提炼或改造,没有故事,只得舍弃。


再做乘法。整合所做笔记,将其分为出处引录、字词解释、故事演绎、知识链接等。有的成语出处有二,选择叙事性强的,并做备注;不同原文的同义字词,上文注解过的,下文一概省略;故事以文言翻译为基础铺排,稍作背景介绍与情景渲染;相关知识以对话体行文,作为延伸与拓展。


终做除法。修改文字,力争干净准确生动。此外,全书统一格式,并按成语首字音序排列。


其间,我参考了大量图书,比如由格林文化改编、读库出品的《猜成语》。这套书共计五册,每册收入四则由成语改编的图文故事,具体如下:


滥竽充数:《国王的提琴手》

自相矛盾:《硬碰硬,看谁赢》

此地无银三百两:《金币不在这儿》

守株待兔:《等啊等,等兔子》

曹冲称象:《大象有多重》

掩耳盗铃:《听不见》

郑人买履:《买皮鞋》

狐假虎威:《森林之王》

庄周梦蝶:《谁是谁的梦?》

盲人摸象:《大象到底什么样?》

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:《好运气,坏运气》

朝三暮四:《香蕉有几根?》

画蛇添足:《谁说蛇有脚?》

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:《谁也不让谁》

揠苗助长:《急性子》

刻舟求剑:《河水流啊流》

邯郸学步:《学一步,忘一步》

叶公好龙:《最爱龙的国王》

疑人偷斧:《谁偷了斧头?》

买椟还珠:《珍珠宝盒》


《猜成语》内页。

《猜成语》内页。


在这二十个故事中,除了“曹冲称象”“庄周梦蝶”“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”,其他皆与我所写的重复。当然,二者侧重点不一样,《猜成语》是微型绘本,定位于三至六岁的读者,胜在故事的现代化、国际化,以及风格各异的绘画;我写的偏于知识链接,有许多直接整理自父亲与我的语文课,希望对同龄人有所启示。


在写作过程中,我愈发感觉成语博大精深,比如历史掌故成语具有多义性。本书中的“乐不思蜀”,源自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的历史故事。后人多认为刘禅乐而忘本,甘心为虏,不思复国。但也有人持异议,认为刘禅装憨卖傻,不仅是养晦自保,更关系着一大批降臣的命运,这一表演与其父刘备“煮酒论英雄”的表现如出一辙而更精彩。


基于此,待书稿完成,我弃用“成语中的傻瓜”,将其定名为《成语镜鉴》。


“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古为鉴,可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。”源远流长的成语,也是一面镜子。


明代冯梦龙在《笑府》序文中写道:


“或笑人,或笑于人,笑人者亦复笑于人,笑于人者亦复笑人,人之相笑宁有已时?……或阅之而喜,请勿喜;或阅之而嗔,请勿嗔。古今世界,一大笑府,我与若皆在其中,供人话柄。不话不成人,不笑不成话,不笑不话不成世界。”


此言也可用于本书。成语如镜映痴傻,古人或为你我他。


《成语镜鉴》中的四十四则成语,从另一个角度切入,宛若一份人生负面清单,喻世警世醒世,日日镜鉴,时时进步。


愿与读者共勉。


《成语镜鉴》选文


问候语:从“无它乎”到“你好”

 

甲: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,人类是女娲创造的,所谓女娲抟土为人,而女娲是人首蛇身。从医学角度来看,蛇浑身是宝,蛇胆、蛇血乃至蛇蜕都可以入药。与蛇有关的成语也有不少,除了“杯弓蛇影”,还有“画蛇添足”“巴蛇吞象”等。


乙:蛇本无足,但能爬行,秘密就在蛇的肋骨与肋皮肌连在一起,随着肋皮肌的伸缩带动身体前进。蛇的椎骨犹如关节,能够左右弯曲,波状运动。所以蛇是无足但能走的爬行类动物。


“巴蛇吞象”出自《山海经》,固然荒诞,但话说回来,蛇胃口很大,蛇下颔有韧带与头骨相连,颈胸部又没有脊骨,当它吞食老鼠、青蛙等小动物时,胸部旁壁可以相应扩大,直吞无碍。


甲:“杯弓蛇影”的出处,除了《风俗通义·怪神》,还有《晋书·乐广传》:


“乐广字彦辅,迁河南尹。尝有亲客,久阔不复来,广问其故。答曰:‘前在坐,蒙赐酒,方欲饮,见杯中有蛇,意甚恶之,既饮而疾。’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弓角,漆画作蛇,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。复置酒于前处,谓客曰:‘酒中复有所见不?’答曰:‘所见如初。’广乃告其所以,客豁然意解,沈疴顿愈。”


乙:前者是东汉应劭所著,后者是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,。


甲:也不能下此定论。从某个角度来看,二者皆记录不同朝代的人物类似的事,也反映了古时人们对蛇的畏惧。


蛇确实可怕,如一条台盘蛇能挤出十一克毒液,可使二万八千多只老鼠置于非命。云南有一种“量人蛇”,能跃起与人比高。蝮蛇不避人,触之即咬,中毒五步即死,故又称五步蛇。现在每年世界上至少有三万人丧生蛇口,更不用说古代了。


远古时代,人类穴居野处,荒烟蔓草,最能危害人类的是毒蛇猛兽,而猛兽易躲,毒蛇难防。那时树茂草丰,雨水充沛,毒蛇咬人是常有的事。被蛇咬,令人毛骨悚然。


汉语、汉字是汉文化的全息载体。在现代,“它”与“蛇”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,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。然而在古代,“它”就是“蛇”字。在甲骨文里,“它”就像一条有花纹的蛇蠕身摆尾爬行的样子,而且和“虫”是同一个字。

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它,虫也。从虫而长,像冤曲垂尾形。上古草居患它,故相问无它乎?”


乙:现在北方还把蛇叫长虫。


甲:“相问无它”,是草居患蛇生活贮存于语言的信息。直到殷商王朝,殷人还把“它”看成灾祸。那时朋友相见,往往关切地问:“无它乎?”译成现代汉语,大意是说:“没有被蛇咬吧?”或者说:“没有遇上蛇的侵扰吧?”


和“它”类似的,还有“蚩”。这个字是会意兼形声,本义也是毒蛇,引申为灾祸。古代神话有黄帝战蚩尤,而“蚩”“尤”二字都是灾祸的意思,这个名字是华夏族的先人对当时异族首领的侮辱性称呼。


除此之外,“巳”与“巴”两字,古意都作蛇解。


乙:一直到现在,十二生肖中,还是以“巳”配“蛇”,巳时即蛇时,巳年即蛇年。


甲:后来,由草居到室居,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起了大变化,被蛇咬伤的情况少了,患蛇的观念淡薄,但与猛兽格斗、与敌对部落战斗而受伤的情况多了,于是相见不问“无它”,而问“无恙”。


随着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取得主导地位,广大黎民,定居务农,军队的士卒也渐趋专门化,于是百姓平时在格斗和战斗中受伤的情况极少了,因而相见问无恙的内涵也起了变化,“恙”由伤病变为疾病,即不问受伤而问害病。


乙:生活条件变化了,语言也随之起变化。就像原来人们不得温饱时,见面就问:“吃了吗?”后来,大多数人温饱有余,再相见时,问候语就变成“你好”了。从反面说,这句话就是“你别来没有害病吧”。



今天你“画蛇添足”了吗?

 

甲:“画蛇添足”的近义成语很多,比如“叠床架屋”,出处为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


“魏晋以来,所著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学,犹屋下架屋,床上施床耳。”


乙:民间还有歇后语“六指挠痒——多一道儿”。


甲:其实,在日常说话、作文中,我们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,无意中添加多余词语,造成语义重复。试举几例。


“凯旋”即“战胜归来”,可“胜利凯旋”“凯旋归来”却多此一举。

“邂逅”即“偶然遇见;不期而遇”,但“邂逅相遇”属于画蛇添足。

“执意”即“坚持自己的意见”,则“硬要执意”就叠床架屋了。


乙:这源于对词的含义不了解,运用时如果多查工具书,就不会出现“被人贻笑大方” “过分的溢美之词”“浑身遍体鳞伤”“忍俊不禁地笑”“众多莘莘学子”等“撑了雨伞又戴斗笠”的现象。


甲:是。语言中有一些格式,虽然大家常用,听起来也不觉得别扭,但如果推敲一下,其中有的成分往往是可有可无的。这种成分用多了,语言就显得累赘。


比如:“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只是我们学校全部同学中的一部分同学。”


乙:“全部同学中”是“蛇足”,因为“一部分”必定包含在“全部”之中。


甲:又如:“他用手把一个馒头掰成两半,分给了两个孩子。”


乙:“用手”是多余的,因为“掰”的定义之一是“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”。


甲:没错。其他像“用脚踢开门”“拿眼睛看了一下”“耳朵里听到了”“脑子里想到的”等说法,也都跟上面的例句一样,使用时应仔细琢磨。


除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,为了对称或对比非这么说不可,在一般情况下,可有可无的词语都应该删去,这样就会显得干净利落。

(题图为《猜成语》封面截图


本文作者,马骁,生于2002年,籍贯河南省博爱县,现就读于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。习作发表于《百花园》《新作文》等刊物。曾获2017年度郑州市“阅读之星”。


送给孩子的成语“变形记”


【识别二维码查看这套书】


回复书单,获取读小库精选推荐

回复具体年龄,获取该年龄图书推荐

回复所在省市,获取读小库图书出没的当地书店名单


?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访问读小库店铺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