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转载本平台文章请标明出处 橄榄古典音乐编辑:霂沝)
今天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勋伯格诞辰140周年的日子,这位上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,他对西方音乐史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的。他创立了表现主义,抛弃了西方音乐千年立足之根本的调性,改用12音进行创作,奠定了20世纪下半叶乃至今天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,因为热爱音乐,他从小自学各种乐器与音乐理论,成年后偶然有机会结识了作曲家策林姆斯基,跟随其学习了几个月的对位法,这是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正规的音乐教育。
何为表现主义
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,这一名词最初是作为印象派一词的反义词,来形容1901年在巴黎沙龙中展出的一组绘画(以梵高、蒙克为代表)。印象派追求的理想是外部世界的转瞬即逝的音响,而表现主义的绘画则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绪。表现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,它是对艺术和社会既有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反抗,其起因是一种社会危机感。表现主义在音乐上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与他的学生韦伯恩、贝尔格,他们也被称为“新维也纳乐派”。
上图为表现主义代表作:蒙克《呐喊》
“我的重大发现可以保证德国音乐在下个100年中的至尊地位。”
英国著名乐评人诺曼•莱布雷希特在《我们为何害怕勋伯格》一文的开头写到:“勋伯格已去世50年,但却还是不折不扣的票房毒药只要他的音乐出现在节目册上,赞助商们要么抗议要么开溜,就好像1902年2月弦乐六重奏《升华之夜》首演之际,勋伯格的哥哥海因里希不得不驱赶那些捣乱的人。”
“1916年,勋伯格42岁时应征入伍,有士兵不依不饶地问他:‘你就是那个臭名远扬的作曲家吗?’勋伯格回答:‘我承认,但事情是这样的:总有人要当那个人,却又没有人想当,所以我就一人承担了。’他坚信改革的潮流无法阻挡,是来自更高意志的要求。‘我相信艺术之诞生不是为了‘我可以’而是‘我必须’。’他曾这样写道。他承受着人们的敌对情绪,心中却怀着希望。‘有一天,送奶人也会吹着我的曲子而不是普契尼的吧。’”而同时勋伯格宣称:“我的重大发现可以保证德国音乐在下个100年中的至尊地位。”这一点勋伯格说对了,时至今日德国音乐仍是新音乐的源头与中心。
视频来了
视频:勋伯格《升华之夜》part1 林肯中心室内乐团
请点击下面视频观看(14分钟),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视频,请耐心等待缓冲
回复“勋伯格”查看该作曲家生平趣闻!
回复“作曲家”查看更多作曲家介绍!
回复“音乐时期”查看历史知识!
逐个回复以下内热门关键词,获得图文介绍:
柴可夫斯基 门德尔松 莫扎特 贝多芬 蓝色多瑙河 霍夫曼船歌 胎教音乐 预言鸟 魔笛 钢琴 单 簧管 低音提琴 大提琴 交响曲 无伴奏合唱 音乐时期 音乐课室
或者查看最后一条图文消息,获取索引和介绍。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